研究倫理規範
研究知情同意書研究成果發表
研究成果可能透過以下方式發表,但絕不公開個人識別資料:
學術論文發表
於國內外期刊或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
研討會報告
於教育科技相關研討會分享研究發現與實務經驗
系統改進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優化平台功能,提升使用體驗
教學實務分享
撰寫教學指南或最佳實務建議,協助其他教師
重要聲明
所有研究發表內容都經過嚴格審查,確保:
- 絕不包含學生姓名、學號、照片等可識別資訊
- 絕不呈現個別學生的成績或學習表現
- 僅呈現統計結果或匿名化案例(如「某位學生」)
- 符合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所有要求
研究發表範例
❌ 錯誤示範
"張小明(學號 109123456)在 AI 輔助下,程式設計課程成績從 60 分進步到 85 分..."
✅ 正確示範
"使用 AI 輔助教學的學生,平均成績提升 15.3 分(n=120, p<0.05),顯示顯著學習成效..."
最小傷害原則
最小傷害原則(Do No Harm)是研究倫理的基本要求, 指研究設計與執行過程中,必須盡一切可能避免對參與者造成身體、心理、社會或學業上的傷害。
我們的承諾
不影響成績評量
學習資料的研究使用絕不影響課程成績的計算, 教師評分完全依據課程標準,與研究無關
保護心理健康
研究不會要求參與者做任何可能引起壓力、焦慮或不適的事情, 若發現任何負面影響會立即停止
保護弱勢族群
特別關注學習困難、身心障礙等弱勢學生, 確保研究不會加重其負擔或造成歧視
最小化時間負擔
盡量使用現有學習資料進行研究, 避免要求額外的問卷或測驗增加學生負擔
風險評估與管理
| 可能風險 | 預防措施 |
|---|---|
| 資料外洩 | 加密儲存 存取控管 |
| 身份曝光 | 去識別化 匿名發表 |
| 心理壓力 | 自願參與 隨時退出 |
| 成績影響 | 獨立評分 不影響評量 |
如果您感到不適
若在研究過程中感到任何不適、壓力或疑慮, 請立即聯繫研究團隊或您的授課教師。 您可以隨時退出研究,不會有任何不利影響。
倫理審查機制
什麼是 IRB(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
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是獨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 負責審查所有涉及人類受試者的研究計畫,確保研究符合倫理標準,保護參與者權益。
獨立性
由校內外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獨立於研究團隊
嚴格審查
從研究設計到資料保護,全面檢視倫理議題
持續監督
研究執行期間持續追蹤,確保符合核准內容
審查標準與流程
審查重點項目
研究計畫審查
- 研究目的是否具有學術價值
- 研究方法是否科學合理
- 樣本數量與選取方式
-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風險評估
- 可能對參與者造成的風險
- 風險與利益的平衡
- 風險管理與應變措施
- 特別保護弱勢族群
同意書設計
- 資訊是否完整清楚
- 語言是否易於理解
- 是否充分說明權利
- 退出機制是否明確
資料保護措施
- 去識別化處理方式
- 資料儲存與加密
- 存取權限控管
- 資料銷毀計畫
審查流程圖
提交申請
研究者提交研究計畫書、同意書等文件
委員審查
IRB 委員獨立審查,提出意見或要求修正
修正回覆
研究者根據意見修正計畫並回覆
核准執行
通過審查後核發證明,才可開始研究
定期檢討
研究期間定期回報進度,接受追蹤審查
Uedu的生理資訊研究都經過審查
使用Uedu平台進行生理資料的研究,已先經過國立台灣大學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NTU IRB)審查核准。 未經核准的研究不得進行,確保您的權益受到完善保護。
Uedu 的對話資料研究遵守知情同意原則
一般使用者在 Uedu 平台上的 LLM 對話紀錄,不屬於人體研究範疇,故不需通過 IRB 審查。 然而,為保障參與者的資料使用透明與研究倫理,Uedu 設計了研究知情同意書機制。 只有簽署同意書的使用者,其對話資料才會被納入研究分析; 未簽署者的資料僅用於系統優化與教學回饋,不作研究用途。
學生權益保障
您擁有的權利
作為研究參與者,您享有完整的權利保障。以下是您應該知道的重要權利:
不參與研究的權利
您可以選擇不參與任何研究, 這完全是您的自由,不會影響您使用平台的任何功能, 也不會影響課程成績或學習權益。
不參與研究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簽署同意書即可
隨時退出的權利
即使已經同意參與研究,您仍可以隨時退出, 不需要說明理由,也不會有任何不利後果。 退出後,您的資料將不再用於新的研究分析。
退出方式:聯繫研究團隊或在個人設定中撤回同意
資料使用透明的權利
您有權知道您的資料如何被使用。 研究團隊會明確告知研究目的、方法、資料用途, 並定期公布研究成果摘要。
可於個人資料管理頁面查看同意的研究項目
提問與申訴的權利
您可以隨時提出疑問, 研究團隊有義務回答。若認為權益受損, 可向研究倫理委員會或學校相關單位申訴。
申訴管道:研究團隊、IRB、學校申訴委員會
不參與研究不影響課程成績
這是最重要的保障!您是否參與研究,完全不會影響:
- 課程成績的計算與評量
- 教師對您的評價
- 平台功能的使用權限
- 任何學習資源的取得
如何行使您的權利
不參與研究
若您不想參與研究,只需:
- 不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 繼續正常使用平台所有功能
- 您的學習資料僅用於系統優化,不用於研究
退出研究
若您已同意參與但想退出:
- 前往【個人資料管理】→【研究參與管理】
- 點擊「撤回同意」按鈕
- 或直接聯繫研究團隊表達意願
提出申訴
若您認為權益受損:
- 聯繫國立中央大學 IRB
- 聯繫學校學生申訴委員會
- 尋求法律或學生權益團體協助
AI 倫理考量
Uedu 優學院使用 AI 技術提供虛擬助教服務,我們深知 AI 的使用必須符合倫理規範, 確保技術為教育帶來正面影響。
AI 輔助教學的倫理原則
AI 輔助而非取代教師
虛擬助教提供學習建議與即時回饋,但不應取代教師的專業判斷。 最終的教學決策、成績評量仍由教師負責。
避免演算法偏見
我們定期檢視 AI 模型的輸出,確保不會因性別、族群、社經背景等因素產生歧視性建議。 若發現偏見會立即修正。
確保 AI 回應的適當性
虛擬助教的回應經過內容過濾機制,避免不當、攻擊性或錯誤的內容。 若發現不當回應,請立即回報以便改進。
透明化 AI 運作原理
我們會向使用者說明 AI 如何運作、有哪些限制, 讓學生理解這是輔助工具而非絕對正確的答案。
資料訓練的倫理
使用學習資料改善 AI 模型
為了提升虛擬助教的回應品質,我們可能使用學習資料來優化 AI 模型。 但我們承諾:
- 僅使用去識別化資料進行模型訓練
- 不使用敏感對話內容(如個人隱私、不當言論)
- 訓練資料不會外洩,僅供內部改善使用
- 使用者可選擇退出資料訓練(不影響使用)
確保資料代表性
訓練 AI 模型時,我們確保資料來源涵蓋不同背景的學生, 避免模型只適用於特定族群,造成教育不平等。
OpenAI 的承諾
我們使用的 OpenAI API 不會將您的對話資料用於訓練公開的 GPT 模型。 詳見 OpenAI API 資料使用政策
研究倫理規範
學術誠信
所有研究團隊成員都必須遵守學術倫理規範,確保研究的誠信與可信度。
不造假、不抄襲
- 研究資料必須真實,不得偽造或竄改
- 研究方法與結果必須如實報告
- 不得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想法
- 所有引用必須明確標註來源
正確引用資料來源
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理論或資料時,必須明確註明出處, 給予原作者應有的學術尊重。
如實報告研究發現
無論研究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都必須如實報告。 不得隱瞞負面結果或選擇性呈現資料。
利益衝突聲明
研究者必須揭露任何可能影響研究客觀性的利益關係。
什麼是利益衝突
利益衝突指研究者的個人利益可能影響研究的客觀性,例如:
- 研究結果可能影響研究者的財務收益
- 與研究相關廠商有顧問或投資關係
-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有親屬或密切關係
- 研究成果與研究者的升等或獎勵相關
Uedu 的利益衝突管理
• 所有研究計畫書都包含利益衝突聲明
• 有利益衝突時,IRB 會特別審查
• 必要時採取迴避機制(如由其他研究者執行)
聯繫與申訴
研究倫理諮詢窗口
研究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研究主持人
張家凱 助理教授
電話
03-4227151 分機 33415
辦公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00-17:00
申訴機制
若您對研究倫理有任何疑慮,或認為權益受到侵害,可透過以下管道提出申訴:
第一步 聯繫研究團隊
優先與研究主持人或團隊成員溝通,多數問題可在此階段獲得解決。
第三步 學校申訴管道
可向國立中央大學學生申訴委員會或相關單位提出申訴。
其他資源 外部協助
可尋求學生權益團體、法律諮詢或其他專業協助。
申訴者保護
所有申訴都會被嚴肅處理,申訴者的身份將受到保護, 不會因提出申訴而遭受任何不利對待。